离开工位不上班的年轻人,靠什么赚钱?
“年轻人不再坐班”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社会现象,它成为舆论的焦点可能已有10年之久,每一年都有不少针对这一现象的探究和评论出现。我们找到几位生活在北京、选择了或选择过不坐班生活的年轻人,来看看他们是如何不上班又能赚钱养活自己的。(PS:这里所指的年轻人涵盖80、90及00后)
关于不坐班的原因,旁观者的见解不一。
这是一个不能轻易下定论的问题。TO君问询了身边不同年纪的人们对此的看法,发现大家对此的见解各不相同。
有些年长的人是深感无奈的。人口增加,就业环境变化,岗位竞争激烈,政府单位、央企和国企的新增岗位并不会因为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成正比的增长。年轻人找工作不容易,考研、考公务员、考教师……大厂的内卷,私企的“压榨”,总之怎么都不容易。
也有一部分长辈觉得是年轻人心理素质不好,不抗压,不上进,认为“孩子在家做自由职业是‘混’,没有个正经工作,将来就废了”。
涛涛将在今年9月奔赴荷兰留学攻读硕士学位。从去年5月辞职,沉浸式复习以及通过兼职自由职业赚学费。对涛涛来说,坐班和在家自由职业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虽然前者有固定收入,但是压力巨大。
更多人觉得,时代发展如此迅速,近10年的发展变化要快于过去任何一个10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找个班儿上”的想法已经落伍了,当下赚钱的机会不止于坐在工位上,年轻人不拘泥于此,有人去摆摊儿,有人在社交平台当博主,有人做代购,有人上门做饭,甚至有像尼莫一样大学毕业做起住家保姆,现在已经通过海外进修变成了高级管家……
我们整理了一些从事特别职业受访者的经历,他们用自身经历也给出了一些答案。
Part 01
影子教师
王十一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女硕士。来自天苍苍野茫茫的巴彦淖尔,在北京工作生活已有10年。
在2018年,王十一辞去了民营企业技术工程师的工作,转身做起了日韩代购。频繁往返日韩与国内,既能玩,又发挥自己购物的特长,在王十一看来,这简直是快乐似神仙的日子。与坐班比起来,收入翻番,心情好了,人也精神了。
王十一专门用来代购的小号已经沉寂很久
但收入并不是她下定决心辞职的首要原因。工作本身没有太多创造性和发展空间,加班常态,做对了没有奖励,可是做错就要担责,“ 每天洗把脸就上班,没有心情打扮,到了晚上失眠,担心明天出错”。
辞职后,一切都好了。对代购本身,王十一也不会给自己下过多的任务,佛系接单,以游玩为主。2020年因为代购业务停摆,王十一重新开始找工作,误打误撞做起了一名“影子教师”。每天早上在雇主家接上孩子一起去学校,一起上课,一起吃饭,放学再将孩子送回家,工作就结束了。孩子放假,她就可以休息。
【影子教师】是根据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它并非单纯意义的“陪读”,专业的影子教师会通过专业的策略制定和执行,提升孩子的能力,从而让孩子能够独立应对学校的各种学习、社交等生活场景。
陪孩子一起上学的路上
这份工作虽然没有几年前做代购那样轻松自在,而且跟自己的专业跨度有很大,但工作对象是孩子,不需要应付社会上的油腻,每次孩子取得一点点的进步也让十一很有成就感,作息也跟着正常了许多。
目前,十一打算自学考取教师资格证,拿到后她计划去机构里做面对面授课,“家里人一开始是不同意做影子教师的,但是当我提出要做任课老师,他们有些许动摇”。
备考复习的笔记
十一特别感谢爸爸妈妈能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不问缘由的转钱、寄她爱吃的牛肉干并且在她生病的时候直接来北京照顾她。
给予自由的空间,但又不过多干涉,这大概是年轻人有勇气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重要动力。
Part 02
脱口秀演员
95后的摇摇从辞职到大理至今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毕业后摇摇一直在公关行业摸爬滚打,策划了不少优秀的项目。虽然和很多女孩子一样,爱逛街,爱探店,爱美,但是摇摇的金钱观念与同龄人相比多少有些超前。凭借自己在工作上出色的发挥,摇摇在这几年攒下了一笔“Fuck you money”,只是攒钱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有一天这笔钱是用来支撑她脱口秀事业的。
大理古城
摇摇对喜剧一直有所热爱,并且会设想将来能不能做跟喜剧相关的工作内容,台前幕后都行。身边人都觉得,放着赚钱的班儿不上,转行喜剧有点不可思议。居家的时候,摇摇沉下心来思考着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一天听了《放学以后》的一期播客,讨论主题“如果新的一年是最后一年,你将如何度过它?”一下子击中了摇摇的灵魂。
“为什么我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我要困在工位上,窝在出租屋里?虽然我还不到30岁,可是人生还有几个20年甚至30年?”
对摇摇来说,这一次想辞职的心态和以前大不相同了。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她想试试能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
原本她的计划是云游新疆、西藏和云南之后,再开始从事喜剧相关的工作,没想到去了云南没多久,就被大理“乌托邦”似的氛围留住了,这里有很棒的喜剧俱乐部,还有系统培训,所以她决定在大理一边旅居生活,一边讲脱口秀。
自此,摇摇的生活开始自由起来。白天看书、看脱口秀专场、排练,晚上上台测试一下自己写的东西,“其他演员都说我是大理‘卷王’,致力于让每一个躺平的人卷起来”。
现在后悔吗?
摇摇说,因为一直靠之前的存款在生活,为了全心全意说好脱口秀,她不想在这个阶段做其他工作,“我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但是现在不会有后悔的感觉,我在做喜欢的事情,周遭都是我喜欢的人、事物和景色。如果当天演出状态好,段子都响了,观众笑得很开心,那就是世界上最棒的一天”。
最后,TO君问摇摇对于现在迷茫焦虑的年轻人有什么中肯的建议?
摇摇说,一定要存钱!!!千万不要沉迷于不必要的消费。毕业时,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等再过一段时间会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也许会花很久很久的时间,才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请别担心,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Part 03
职业编剧作家
游戏、剧本杀、动漫、网络小说这些新兴爱好和事物的出现,催生出一众自由职业编剧和小说作家,他们专攻影视剧以外的创作工作。有人写网络连载小说,有人写剧本杀剧本,有人写动漫剧本,有人写网络游戏剧本……当然,这个行业目前的收入还有很大的差异,有人靠此赚得名利双收,有人还在默默奋斗但是乐此不疲。
叶小然是一名95后创作者,从大二上学时就开始剧本写作,范围从连载网络漫画,到毕业后陆陆续续做过的动画、游戏、广播剧编剧项目等等。在他毕业后6年中,有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都是不需要坐班的。除了项目制邀约的编剧内容之外,他还写过软文、编过弹幕、出产过10万+阅读量的公众号爆文,甚至还策划出版了漫画书。
叶小然正在教室内做presentation
坐班这件事对叶小然来说像“薛定谔的猫”,有时他在朋友圈PO最新写好的推文;有时又看他去川西、云南等地采风。他从不避讳自己的死宅身份,但“E人”的性格加上创作者特有的倾诉欲,也让他的社交生活精彩纷呈。叶小然可以在家里和妈妈一起看《三体》,当他在同情叶文洁的时候,发现妈妈在考虑的是她的孩子将来谁来带;有时候朋友们会意外发现某个广播剧项目的作者写着他的本名……
叶小然在朋友圈的“吐槽”
这一行到底能赚到钱吗?
叶小然坦言,自己曾经最惨的时候,稿费收入都不够付房租,只能问父母去接济。但他会坚持在后面赚到钱后,再还给父母。现在,他已经完全可以依靠写作所得的收入平衡在北京的基本生活开销。
在和叶小然告别前,他邀请笔者去参观了一个他正在进行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项目路演。他向台下的导师们分享了AI绘图软件的使用体验,阐述了使用AI辅助创作与传统创作流程的异同,并畅想了AI绘图对行业可能引发的动荡与革新。
叶小然用AI生成的作品《长城》
未来还可能再去坐班么?
他说自己最近在看各个产业园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想看一下自己的公司要落在哪里,未来可能不是自己坐不坐班的问题,而是,要找人来跟自己一块坐班了。
Part 04
大厂离职人社群运营者
小仙女从大厂离职已经一年了。
靠自己平时的积攒和公司裁员给的赔偿,小仙女有了人生里的“第一桶金”。
家里人希望她能考个公务员,去体制里上班。但是小仙女并没有被这些期望和焦虑情绪所影响太久。离开那一米格子间后,小仙女先给自己换了个住处——从合租公寓搬到了胡同,用她自己的话说,“终于可以实现一年四季随时晒被子了”。
尽管有存款支撑一段时间的生活,但小仙女待业在家的时间仍然会做一些自媒体账号运营、文案撰写的工作,挣一些生活费。
小仙女写的诗
当看到身边越来越多朋友突然裸辞或是和自己一样被裁员,小仙女开始思考“大家应该如何过渡这个阶段”这个问题。
于是,她先策划发起了几场露营活动,邀请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们来参与、分享以及现场讨论解决焦虑,一切琐碎的事情都是小仙女亲力亲为。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活动越做越频繁,越做越大,到如今已经变成了为离职大厂人职业转型提供帮助的知识付费社群计划。她和伙伴们跑通了商业模式,积淀了上百名会员,小仙女成了名副其实的创业者。
工作时的小仙女
小仙女并不怕辛苦,但事无巨细的性格让她在很多个深夜感受到疲惫和崩溃。她也会嚎啕大哭,哭过之后,就转而继续扑到工作上,“理性总会战胜感性”。
小仙女在周末不定期举行【仙女的餐桌】,做一桌子好菜好饭,配上好酒和饮品,招待不同的朋友来家里,成为胡同里的沙发主。小仙女在自己的社交账号有一个长期的主题“100种人生体验”,也说过脱口秀,去过素人恋综,做过餐馆的兼职,摆摊卖过酒,还学习了潜水和帆船驾驶……
小仙女表示不会拒绝未来有合适的工作再回到格子间里坐班的机会,但她更希望自己活在当下。
Part 05
播客制作人
小赵从辞去全职新媒体小编到成为播客做制作人,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美国留学毕业时的纪念照
她爱听播客,经常被受访嘉宾的故事所触动,后来听朋友的介绍,小赵知道了播客制作人这样的工作。不需要坐班,但是需要每周上报选题,要筛选采访对象,要自己录音自己剪辑,要做文字脚本,甚至自己写推文。在小赵看来,这样的工作,自由、新鲜且有意思。
小赵经过面试,成为国内头部播客的制作人。第一篇署名作品是《“恋老者”的爱情:目送爱人离去是我的宿命》,取得了特别高的收听量,也让她对这份工作信心倍增,一年时间小赵可以产出二十几期的播客作品。
坐不坐班,其实并不是小赵择业的参考标准。小赵更看重工作的产出和成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每周有一天,小赵会去单位参加选题会,只有经过选拔,节目才会对外发布。工作收入与之前相比,少了些许,但是在小赵看来,收获和学习到的东西无价。
小赵希望通过节目和平台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她现在更看重的关于工作的意义。父母在看到小赵的工作成果后,也有了让步,不再会催促她一定要去找一个每天坐班看似稳定的工作。
写在最后:
不坐班的年轻人到底去哪儿了?靠什么生活?这些问题我们会一直好奇,但是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如果你真的遇到了工作和人生的瓶颈,不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试试gap day、gap month甚至gap year。也许我们并不是想去奔到下一个目的地,而只是在看我们搭载的浮冰飘向何方。
如果你也是不坐班的年轻人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自由经历
作者&编辑:琳大
图:受访者及Pexels网站
商务合作:Ruby 18611097075
藏在北京街巷里的小众婚纱店
夏日独居夜生活指南
他把三里屯曾经的工人食堂,改造成一个长蘑菇的思想空间